歲至年末,粵港澳大灣區各大港口、口岸繁忙依舊:來自廣東的新能源車搶抓年前最后的海外訂單,裝船奔赴全球;來自智利的優質車厘子,則沿著廣東新開辟的“車厘子專線”,不遠萬里“搶灘”春節市場。
不斷密織的越洋航線,編織出這樣一個嶄新的起點:“外貿第一大省”廣東,在年終歲尾之際,外貿進出口總額即將跨過9萬億級大關,與此同時,廣東今年全年GDP有望突破14萬億元。
人們常用“萬象更新”形容一年新啟,對經歷了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當前仍在積極應對來自全球挑戰的廣東外貿乃至廣東整體經濟而言,何嘗不是又一輪向上“突圍”的開始?
就在12月30日,中共廣東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為廣東明年經濟高質量發展謀篇布局。“經濟第一大省”將如何穿越周期再啟新篇?
如何看變局?
外貿大省盡顯“底色”與擔當
探討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奔跑的方向,首先要認清廣東當前所處的方位。窺一斑而見全豹。作為“外貿第一大省”的廣東,對外貿依存度依然高達六成,外貿形勢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底色”,更關乎全年經濟總體發展的“成色”,廣東經濟所遭遇的“變局”首先來自于此。觀察過去一年廣東經歷的局面和挑戰,不妨就從外貿開始。
去年,廣東外貿增速也曾出現增速階段性短暫回落,一度傳出廣東外貿“失速”的質疑。
而就在不久前,廣東公布了今年前11個月外貿情況:進出口總額達8.27萬億元,同比增長10%,快于全國增速5.1個百分點——短短一年時間,廣東外貿快速地實現了“逆風翻盤”。
有不少人斷言:受市場和國際環境影響,外貿形勢大起大落是常態。
然而,分析廣東這一年來的“外貿之變”,我們既不能將外貿形勢全部歸因于全球環境變化,也不能歸納為廣東外貿的“獨立行情”。
更加細致的經濟數據,也在佐證撐住外貿基本盤的力量在悄然變化:
今年前11個月,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2.58萬億元,增長1.3%。而2023年前三季度,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為下降9%——廣東連續利用廣交會、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培育新興市場,向世界表明穩定、可預期的開放,是穩住陣腳的關鍵所在。
此外,今年前11個月,廣東民營企業進出口5.27萬億元,增長15.8%,較廣東整體進出口增速快5.8個百分點——培育民營經濟,激發市場活水,廣東正在用“內在強大”來對沖難以預期的外部風浪。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不難看出,這正是先行廣東這一年多來正在探索并親身實踐、篤定推進的開放道路。
如何謀破局?
經濟大省“深耕”新質生產力
就在這次全會召開前夕,廣州開發區120個重大項目竣工投試產,其中40個重大項目簽約,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與大健康、低空經濟及商業航天等多個未來產業——新質生產力在嶺南大地已經轉化落地為實實在在的新產業。
回望這一年,廣東不斷加快發展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等新興產業,超前布局6G、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在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領域頻頻發力、步履不停。
借力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大批科技創新發軔于企業,同時也應用在灣區市場。“企業是創新主體”在廣東這片熱土上有了生動的注解。
以灣區之名,聯動港澳,則讓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成為中國科技創新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區域之一。在《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百強科技集群排名中,“深圳—香港—廣州”這一科技集群也連續五年蟬聯全球的第二位。
技術更新日新月異,新質生產力的培育迫切需要科技創新平臺、資源共享平臺和基礎研究平臺等多方的協力加持。如何為各類新技術、新業態的研究提供最好的測試場,廣東有深遠考量。
放眼廣東,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推進各類改革創新試驗平臺建設舉措頻頻、質態躍遷: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鵬城實驗室、廣州國家實驗室的建設,為廣東匯聚一大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和科技創新人才的同時,也解決了重點產業“卡脖子”問題。
與此同時,廣東深知,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今年,廣東財政專門安排39.4億元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及產業基礎再造等工作。
傳統產業躍“級”、新興產業聚“勢”、未來產業謀“遠”的同時,新舊動能也在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在嶺南大地形成合力,為嶺南大地提供了澎湃的動能。在當此全球產業競爭白熱化之時,廣東堅定地選擇,深耕未來謀新質。
如何開新局?
全方位向上突圍的“粵”動力
就在會議舉行當天,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對外披露:今年以來,已經為高品質農食產品發放“灣區認證”證書60張。符合粵港澳三地市場準入要求、經過“灣區認證”的優質農產品,如今正在成為跨越粵港澳三地市場的“尖貨”——在同時存在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粵港澳大灣區,制度之異,反而在粵港澳三地不斷探索突破之下,不斷形成新的“制度之利”。
這種變化,正是廣東不斷深化對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的一個側面。而如何從過去的探索中認識和發現新規律,在來年深化各項改革任務中發展實踐,至關重要。
將時間軸拉長,我們不難發現,在不斷變化中,廣東篤定前行。
所深化者,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早在2022年12月8日,中共廣東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就提出:“突出深化粵港澳合作,高水平謀劃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在去年,廣東就進一步提出將“縱深推進大灣區建設”。而在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次日,廣東再次明確:將縱深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粵港澳三地綜合優勢,攜手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機制“軟聯通”,牽引帶動全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近年來,大灣區建設如今早已不是大灣區內部的探索,更要發揮灣區牽引作用,將自身改革探索形成更多“可復制”推廣的經驗,讓一次次走向縱深的探索,成為新的驅動更深層次、更廣范圍發展的引擎。對于大灣區的價值探索深挖,也在一次次破與立中,有了更深的認識。
所堅持者,以“百千萬”工程為抓手,撬動區域協同發展更深層次活力。廣東“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即將進入“三年初見成效”階段,來年,嶺南大地上的縣鎮村不僅要在補齊產業短板上久久為功,更要通過創新聯農帶農機制,突破體制機制障礙,推動縣域產業成鏈成群發展——賦能農業農村的方式更加立體,更加深入,深度激活百縣千鎮萬村的澎湃內生動力。
所錨定者,科技自立自強。這是廣東從一次次舍我其誰的科技競爭中,在全球產業競爭的驚濤駭浪中汲取的寶貴經驗。
近年來,廣東在高端芯片、先進顯示制造裝備等領域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并發揮廣東產業技術創新優勢,鍛造出更多“長板”技術,形成更多“撒手锏”,促使產業鏈供應鏈補鏈穩鏈強鏈,為產業現代化鍛造未來空間; 深入實施基礎研究十年“卓粵”計劃,把超過1/3的省財政科技專項資金投向基礎研究領域,力爭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解決若干制約產業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 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低空經濟等前沿領域,前瞻布局一批重大重點項目,為培育發展未來產業提供更多動力源泉。
從10月1日起,《廣東省科技創新條例》正式施行,以立法形式為今后科技創新發展謀篇布局。廣東通過讓多項政策同向發力,讓新質生產力在南粵加速奔跑,深耕未來。
應對變局,謀劃新局。站在歲末眺望來年,何嘗不是又一次再出發,從頭越。用更大、更深層次的改革推動廣東發展實現“再造一個新廣東”的承諾,路在腳下。
(總臺記者 郭翔宇 林麗麗)
?2024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